下一届世界杯_世界杯揭幕战 - bjshiyanji.com

[评测]【外设堂—评测室】罗技G900无线双模式游戏鼠标评测(+6节操)
2025-05-07 21:50:34

包装

许多外设玩家和游戏爱好者期待的外设堂罗技G900鼠标的评测终于来了,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最完整的罗技G900的拆解和体验评测。来看今天的罗技G900之前不得不提的就是同样是G系列的上一代旗舰无线游戏鼠标G700,G700是在2010年Q2才正式上市的一款有线和无线双模的游戏鼠标,当时我也是用了这款鼠标约为1年半的时间,那是一款采用当时旗舰激光引擎安华高A9500方案拥有13个可编程按键的大号鼠标,在当时算是做工很优秀的了,同时在同级别产品中续航也比较突出的无线激光游戏鼠标,但问题是G700体积较大,并且算上使用的一节5号电池后的总重量达到160g左右了,再加上前置光头设计,让不少习惯了G9X中置光头和适中体积与重量的用户认为抛开无线这一块G9X才是旗舰,而G700包括后来的G700s还不算。罗技直到G700上市后的5年多时间内一直没有G700的继任,经历G502系列的成功后罗技才正式推出今天的这款G900 Chaos Spectrum旗舰无线游戏鼠标,并且命名上也好像在告诉我们这不单是G700的继任,同时还会延续G9X的地位!其实到现在市面上的旗舰无线游戏鼠标产品也算是很明朗了,去年Razer发布的新mamba,罗技G900,即将发布的ROG Spatha!

DSC_0309.JPG (123.1 KB, 下载次数: 140)

下载附件

2016-4-21 16:26 上传

罗技 G900 无线/有线 双模游戏鼠标 包装

DSC_0310.JPG (110.09 KB, 下载次数: 165)

下载附件

2016-4-21 16:26 上传

包装

毕竟是旗舰,尽管跟G502和G303等同是新一代的G系列鼠标,但G900纯黑色和烫金蓝的包装风格设计也是说明了这款产品的旗舰身份,并且一项在包装方面做得比较简单的罗技这次用了双层包装,正面算是非常的简约了,型号+照片+品牌!

DSC_0311.JPG (201.81 KB, 下载次数: 150)

下载附件

2016-4-21 16:26 上传

包装背面的产品特色解析

1ms毫秒延迟翻译过来就是1000Hz回报率,可能换个说法有些同学会认为采用了某种黑科技,让我很惊讶的一点就是107g的重量,要知道G502是121g,并且这两款鼠标也都算准大号鼠了,引擎方案跟G502和G303相同都是原相跟罗技合作的PMW3366光学引擎,标称续航32小时,这个续航测试我们会慢慢跟大家分享,包括后续电池改造内容。

DSC_0312.JPG (109.67 KB, 下载次数: 145)

下载附件

2016-4-21 16:26 上传

内包装

canshubiao.jpg (51.34 KB, 下载次数: 146)

下载附件

2016-4-21 16:26 上传

参数表

罗技G900是内置锂电池的有线和无线双模设计,既可以接线用也可以无线用,光学引擎是PMW3366DM,其实跟G502和G303相同,都具备Delta Zero表面自适应技术,回报率作为旗舰游戏鼠标必须要支持1000Hz,同时向下可调125Hz和500Hz,总共11个可编程按键,尺寸是130mm×67mm×40mm,而Razer新曼巴则是128mm×70mm×42.5mm,算是比较接近的尺寸,但重量比后者轻了将近20g!目前天猫售价为1099元,跟新曼巴上市价格相同,罗技多久没有推出过售价超过1K的鼠标了。

整体

DSC_0313.JPG (118.64 KB, 下载次数: 141)

下载附件

2016-4-21 17:10 上传

开箱

从去年开始这种不规则拼接多边形就成为了业界的设计时尚,许多重量级产品的设计和宣传思路也多采用这种风格,G900的内包装也是如此,看到这内包装让我不禁想起今年computex 2016可能发布的GTX1080显卡的散热器设计,有点跑偏了。

DSC_0314.JPG (117.09 KB, 下载次数: 129)

下载附件

2016-4-21 17:10 上传

附件一览

罗技的附件是一贯的实用,你也可以说有时候罗技产品的附件缺乏信仰,但罗技更多的信仰都融入在产品上了,有点孤注一掷的意思,说明书、质保卡、合格证、适配器和鼠标配件收纳盒以及一条约为1.9米的尼龙编织usb线。

DSC_0326.JPG (116.37 KB, 下载次数: 149)

下载附件

2016-4-22 14:14 上传

罗技G900无线鼠标

DSC_0315.JPG (92.04 KB, 下载次数: 154)

下载附件

2016-4-21 17:10 上传

整体

鼠标不同于电脑的板卡,电脑的板卡等硬件是先设计结构和内部件,然后再设计外观,而鼠标等外设产品是先设计外观,然后再跟进外观来确定内部结构,进而进行内部的设计,罗技G900也是,从之前罗技官方对G900鼠标的新闻来看,罗技对G900鼠标的内部结构是相当的有信心。在外观上能看到G900是标准的左右对称结构,左右按键是分体设计,并且最醒目的是按键和后壳之间有一套明显的“沟壑”,这个设计也是让一些朋友认为这款鼠标有点丑,但其实这是为了达到预期的左右按键手感而做的模块化按键,后面我们有拆解说明。

DSC_0316.JPG (95.2 KB, 下载次数: 160)

下载附件

2016-4-21 17:10 上传

整体

在鼠标尾部这部分能看到一定的G502的影子,后壳和两边侧裙其实是一体的,这部分结构有点类似当年的IO,整体感非常好,并且将后壳和底壳的接缝隐藏在了鼠标底部,这一点罗技在包括502上面处理的都是挺好的。但跟502和去年这个时候发布的MX Master不同的是G900后壳和侧裙是全细面磨砂塑料材质的,包括跟按键都是同样的处理,这让我有点担心长时间用会不会打油,特别是侧裙,因为这个漆面处理跟G502和MX Master的按键都太相似了。

DSC_0320.JPG (107.98 KB, 下载次数: 160)

下载附件

2016-4-21 17:10 上传

整体

DSC_0317.JPG (98.97 KB, 下载次数: 137)

下载附件

2016-4-21 17:10 上传

整体

鼠标前部设计的元素多棱角,而尾部则是偏圆润,圆润和弧线设计提供适合的手感,而多棱角设计更多则是为了外观,前部棱角感颇具旗舰产品的“攻击”风格设计,而我倒是认为按键和后壳之间的“沟壑”来过渡这两种设计风格没也什么问题。

DSC_0318.JPG (106.43 KB, 下载次数: 166)

下载附件

2016-4-21 17:10 上传

整体

DSC_0321.JPG (137.84 KB, 下载次数: 155)

下载附件

2016-4-21 17:10 上传

底盘

底盘能看到G900更多的棱角化设计风格,脚贴位置设计的也很有说法,上中下三部分都有脚贴覆盖,电源开关和配对按钮设计在了尾部末端。罗技G900为了减小底面降低移动阻尼同时还要让鼠标高速移动受侧力的时候稳定,这样的思路确实有点矛盾,好在G900是对称设计,依靠棱角的设计能权衡这两点,所以靠尾部的脚贴部分是向外侧突出的,而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像MX Master那样在底盘弄出两条“沟道”的设计,不过G900内部没有那么多空间也没有那么大的宽度去像MX Master那样设计,所以选择了大家看到的这种风格,也是很聪明的方案。

DSC_0329.JPG (139.6 KB, 下载次数: 141)

下载附件

2016-4-21 17:10 上传

接线后底盘

DSC_0327.JPG (104.08 KB, 下载次数: 148)

下载附件

2016-4-21 17:10 上传

接线后外观

DSC_0330.JPG (97.57 KB, 下载次数: 144)

下载附件

2016-4-21 17:10 上传

特写

大家看到鼠标侧裙前部灰色部分是独立的模块,这部分用的是类肤漆处理,更多是无名指摸到这个位置,能感觉到比较亲肤的手感,同时这个给无名指的位置也设计了凹陷。

细节

G900更多的内部设计其实是为了轻量化,想把一个内部结构本来比较复杂的鼠标做成轻量化是不容易的,还要保证某些特殊的功能,比如罗技的Micro Gear光栅式双模滚轮总成。

DSC_0331.JPG (83.74 KB, 下载次数: 141)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左侧面

G900还有一个设计特色就是左右两侧的侧键是可以拆卸的,比如你不用右侧键那么就可以换成黑色类肤漆的填充模块,这个模块也是通过磁铁固定,并且稳定性极佳,这也多亏了精准的模具工艺。但是G900侧裙没有采用类肤或者附防滑胶的设计,尽管拇指位有一定凹陷,本身鼠标较轻在抬落鼠标的时候不需太用力,但对于某些习惯拇指抓鼠标末端的同学还会有些打滑。两片大侧键也比G502要更大,位置设计的也很好,轻抬拇指可以直接摸到前后两个侧键之间。

DSC_0332.JPG (88.44 KB, 下载次数: 138)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前部

很富有攻击性风格的前部设计,滚轮中央区域是镀镍处理,有明显的镜面效果,并且镀镍漆面是我用过这么多游戏鼠标中最为优秀的,表面均匀平整。左右按键并没有任何凹陷设计。

DSC_0333.JPG (80.44 KB, 下载次数: 137)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右侧面

右侧面我可以换成两个侧键模块,这里我不习惯右侧按键,所以换成了纯填充模块,整体性很好!

DSC_0334.JPG (85.46 KB, 下载次数: 135)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尾部

这种设计风格在502和MX Master上面也都用,降低底面积,同时隐藏上下壳缝隙。

DSC_0335.JPG (176.85 KB, 下载次数: 141)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中央滚轮部分特写

滚轮是有过轻量化镂空设计的金属滚轮,滚动刻度感很明显而且在高速滚动的时候很均匀,希望罗技能在G900这款鼠标的滚轮上面处理好手感强弱一致性的问题,这个价格应该做到每只鼠标滚轮手感应该非常的接近标准,滚轮后方是Micro Gear滚轮阻尼和无阻尼模式切换按钮,切换手感跟G502 RGB类似,表现很不错,键程和按键高度都非常合适,在这个按键后面是两个水平排列的dpi增益切换按键,这两个按键是可以编程的,然后刚好食指按下这两个按键的时候能露出后面的dpi指示灯,这个设计也很聪明。

DSC_0336.JPG (125.35 KB, 下载次数: 155)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可拆卸式侧键特写

DSC_0337.JPG (134.02 KB, 下载次数: 136)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背部透光logo部分特写

DSC_0338.JPG (173.68 KB, 下载次数: 133)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电源开关和板载Profile切换按键特写

当然底部这个按键的Profile(配置文件)切换功能也可以编程给其他按键,但这个按键好像不提供编程功能。

DSC_0339.JPG (159.66 KB, 下载次数: 132)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按键末端特写

后面拆解会介绍,罗技G900按键是采用枢轴铰链设计,末端有还有张力弹簧,也是类似G502、MX Master按键内部的把持弹簧,所以在这里设计了斜面过渡。

DSC_0340.JPG (125.44 KB, 下载次数: 143)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镀镍镜面特写

DSC_0341.JPG (116.88 KB, 下载次数: 152)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后壳是细面磨砂漆面

DSC_0342.JPG (105.75 KB, 下载次数: 145)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底盘末端隐藏了外壳缝隙 这部分是镜面处理

DSC_0345.JPG (105.63 KB, 下载次数: 138)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为了轻量化而对滚轮做了镂空处理 滚动刻度感非常好 但中键稍有偏硬

有人说很喜欢在有阻尼模式下滚动G502的滚轮,厚重的惯性特别适合大力滚动,而G900为了降低重量采用了镂空设计的滚轮也有道理,但当你大力在阻尼模式滚动的时候,滚动条移动很小,只能通过频繁切换阻尼模式来进行操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为了轻量化和足够清晰的刻度感也有必要这么做。

DSC_0357.JPG (103.74 KB, 下载次数: 149)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适配器和侧裙模块收纳盒

DSC_0358.JPG (135.49 KB, 下载次数: 160)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能看到G900的适配器、usb转micro usb接口转换头、一个类肤的全填充侧边模块还有一组侧键模块

DSC_0362.JPG (166.62 KB, 下载次数: 143)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侧键内部特写 前后都有固定槽位 前方后圆

DSC_0363.JPG (164.14 KB, 下载次数: 152)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特写

DSC_0364.JPG (92.84 KB, 下载次数: 147)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跟mx master相同尺寸的适配器以及micro usb转接插头

DSC_0365.JPG (112.56 KB, 下载次数: 157)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这个插座可以接鼠标 也可以转接适配器

这个设备是很有用的,可能有些用无线鼠标的同学没有遇到过,当你适配器插在电脑后面的usb口上的时候,如果你的显示器尺寸较大并且是多屏情况,显示器内部的金属外罩会很大程度削弱鼠标无线讯号,引起的情况就是鼠标有时候移动会停顿会跳帧,那么这个时候通过这个转接头就可以把无线适配器直接接到鼠标的micro usb线上了,这个设计是蛮人性化的。

DSC_0366.JPG (84.16 KB, 下载次数: 130)

下载附件

2016-4-21 17:42 上传

特写

对比

G900特殊的模块式按键设计左右按键手感一致性非常优秀,同时手感也非常优异,之前我们说过G502按键手感属于偏紧凑的风格,声音清脆手感适中,而G900的手感调校要更紧凑一点点,但都属于同样的风格,确认感明显,不轻也不重,对比之下新曼巴左右按键默认情况会偏硬不少。但有个问题,那就是G900模块化按键会有一定程度的左右晃动的情况,实际按下过程中感觉不是很明显,但轻搭在按键上左右移动手指的时候能感觉到,希望G900以后的版本会改进这个问题。

DSC_0344.JPG (154.15 KB, 下载次数: 162)

下载附件

2016-4-21 18:17 上传

G900手感很适合抓握式的方式

DSC_0343.JPG (218.5 KB, 下载次数: 158)

下载附件

2016-4-21 18:17 上传

底部棱角部分刚好对小指有一个斜面支撑

DSC_0346.JPG (108.7 KB, 下载次数: 150)

下载附件

2016-4-21 18:17 上传

micro gear切换按键斜面刚好对应滚轮一侧的方向

DSC_0347.JPG (114.69 KB, 下载次数: 136)

下载附件

2016-4-21 18:17 上传

两个dpi切换按键也有向内的斜面设计

DSC_0367.JPG (161.81 KB, 下载次数: 143)

下载附件

2016-4-21 18:17 上传

特写

如果你习惯食指伸的很直的话,那么G900按键末端设个设计不适合你,因为你食指的关节会感到明显的无支撑感。

DSC_0348.JPG (98.42 KB, 下载次数: 125)

下载附件

2016-4-21 18:17 上传

对比MX Master

DSC_0349.JPG (99.68 KB, 下载次数: 123)

下载附件

2016-4-21 18:17 上传

对比MX Master

DSC_0350.JPG (85.45 KB, 下载次数: 146)

下载附件

2016-4-21 18:17 上传

对比MX Master

DSC_0351.JPG (45.31 KB, 下载次数: 129)

下载附件

2016-4-21 18:17 上传

对比MX Master

能看到G900比MX Master矮了一大截,同时也窄了一大截,这就是游戏鼠标和办公鼠标的差别,优秀的办公鼠标强调是对手掌的支撑与长时间使用的舒适度和稳定程度,游戏鼠标则是强调对鼠标抬落与移动的掌控性。

DSC_0352.JPG (97.45 KB, 下载次数: 135)

下载附件

2016-4-21 18:17 上传

对比新曼巴

DSC_0353.JPG (105.64 KB, 下载次数: 147)

下载附件

2016-4-21 18:17 上传

对比新曼巴

DSC_0354.JPG (92.08 KB, 下载次数: 135)

下载附件

2016-4-21 18:17 上传

对比新曼巴

DSC_0356.JPG (85.35 KB, 下载次数: 142)

下载附件

2016-4-21 18:17 上传

对比新曼巴

DSC_0355.JPG (50.91 KB, 下载次数: 143)

下载附件

2016-4-21 18:35 上传

对比新曼巴

重量比新曼巴轻了将近20g,矮了2mm,其余尺寸非常接近,但曼巴的手感风格更多源自蝰蛇,适合趴握式的使用习惯,而G900则更多适合抓握式,如果用无线鼠标玩MOBA或者RTS类游戏,那么我们推荐G900!

拆解(上壳)

G900的内部设计在外设堂评测过的这么多鼠标当中算是最复杂的了,没有之一,拆解难度也较高,要想完全打散所有部件差不多需要总共拧下将近五十颗螺丝,这还不算几条排插线,之所以用到这么多颗螺丝主要是因为G900内部结构采用了大量的模块化设计,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可以在设计的时候独立改进手感,进而达到整体的匹配和手感表现。本次拆解分两部分,首先是拆解上壳,G900的上壳比较特殊,包括的部分也很多,而pcb和下壳部分我们单独介绍。忘记说了,G900完全拆解难度约为6分!

DSC_0370.JPG (127.95 KB, 下载次数: 125)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底部一共7颗螺丝 铭牌贴纸下还有两颗

DSC_0369.JPG (122.86 KB, 下载次数: 143)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顶部micro usb接口下面还有一颗内六星螺丝

DSC_0371.JPG (164.49 KB, 下载次数: 206)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拧下七颗螺丝后就可以分开上壳 注意信号线和电池插头要拔下

DSC_0372.JPG (158.85 KB, 下载次数: 327)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拆下的上壳内部特写 电池和左右键微动以及侧键微动部分都在这里

DSC_0373.JPG (103.3 KB, 下载次数: 155)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上壳信号线总成软排 拆的时候要注意 这个千万不能从侧面拉拽 容易断

DSC_0374.JPG (212.37 KB, 下载次数: 151)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来个特写

罗技G900官方标称的32小时续航是在无背光的1000Hz回报率下的情况,所以大家肯定很关心电池,如上图,3.7v的750mAh的锂聚合物电池,制造商是深圳的一家公司,充电上限电压为4.2V,比起mx master的500mAh电池容量提升了50%,不过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更换更高容量的电池呢,答案是肯定的!

DSC_0375.JPG (171.37 KB, 下载次数: 155)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祭出我们给mx master改造的1100mAh电池

DSC_0376.JPG (255.36 KB, 下载次数: 158)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对比一下尺寸 长和宽完全一致

原装的750mAh电池尺寸为5.1mm×3.3mm,跟这颗1100mAh的锂聚合物电池基本一致,厚度要薄一点,但看这个电池仓深度和底盘PCB部分是应该可以完美固定进去的。

DSC_0379.JPG (165.82 KB, 下载次数: 138)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原装750mAh电池和1100mAh电池对比

DSC_0380.JPG (129.25 KB, 下载次数: 135)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厚度对比 G900的电池要薄一点

DSC_0381.JPG (89.19 KB, 下载次数: 124)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接头完全一致

关于G900更换电池的内容我们会单独在论坛改造区开贴来分享,下面我们继续拆,拧下电池边缘的8颗螺丝后能看到电池仓内部中央孔洞内还有一颗螺丝,全部拧下后即可取下后壳,同时两边的侧键固定机构也可以取下来了,如下图。

DSC_0377.JPG (121.99 KB, 下载次数: 137)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取下后壳

DSC_0382.JPG (114.56 KB, 下载次数: 136)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后壳有专门给led的聚光罩 防止内部引擎干扰 也最大程度提高logo发光的均匀度

DSC_0383.JPG (133.39 KB, 下载次数: 136)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剩下的部分

DSC_0385.JPG (137 KB, 下载次数: 118)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继续拧下每个按键末端的两颗螺丝 可以取下两片按键

DSC_0392.JPG (86.04 KB, 下载次数: 135)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按键柱有耐磨的贴片 颜色材质跟502有些差别 跟mx master是相同的 耐磨性应该差距不大

DSC_0393.JPG (78.71 KB, 下载次数: 168)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这是G900按键后面有条“沟壑”的原因 类似杠杆原理的按键结构 末端能看到按键张力弹簧

g900-chaos-spectrum-mouse.gif (27.55 KB, 下载次数: 158)

下载附件

2016-4-21 19:47 上传

G900按键模块工作示意图

这个凹陷倾斜角度是计算出来的,为的是在有限空间内提供尽可能均匀一致的标准手感,防止按键空程,提高按键归位速度,按键中央有个叫机械枢轴的设计,然后在末端能看到有一个弹簧,这个弹簧也叫按键张力弹簧,其实前面说过了mx master和G502也都有类似的设计,只不过这两款鼠标的张力弹簧比较小,而且是挂钩弹簧设计。

DSC_0386.JPG (157.76 KB, 下载次数: 137)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取下按键后的部分 这算是G900上壳内的“中枢”了

DSC_0399.JPG (173.87 KB, 下载次数: 128)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滚轮部分镀镍外罩 拆下这个外罩和内部按钮模块还需要拧下约为6颗螺丝

DSC_0388.JPG (124.67 KB, 下载次数: 156)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左右按键都是7N(20M)微动 手感清脆回弹优秀

DSC_0389.JPG (141.66 KB, 下载次数: 158)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微动是固定在独立的一个小PCB上面 这让我想起了RAT PRO X

到这里我们终于看到微动了,但取下这两颗微动PCB还需要拔掉两个小排插,和拧下总共四颗螺丝,因为每个微动小PCB都是用两颗螺丝固定在上壳的骨架内,而RAT PRO X则是单边螺丝,另外一遍则是自信的用塑料片压接,哪个更稳定可想而知。

DSC_0390.JPG (126.2 KB, 下载次数: 135)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微动小PCB通过2针的排插与侧键整体的PCB部分连接

DSC_0394.JPG (128.43 KB, 下载次数: 139)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拔掉两个排线 我们取下了两块微动pcb板

也就是说罗技G900你要想更换微动的话,差不多要拧下31颗螺丝,但好处是这小PCB完全不用担心焊盘脱落了,飞线点清晰可见!

DSC_0395.JPG (144.94 KB, 下载次数: 137)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再拧下四颗螺丝可以取下中键和侧键微动的pcb 这几张PCB是用排线链接的

DSC_0396.JPG (122.78 KB, 下载次数: 158)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背面特写

DSC_0397.JPG (123.84 KB, 下载次数: 155)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欧姆龙蓝点小型双脚微动

DSC_0398.JPG (141.6 KB, 下载次数: 130)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侧键也是欧姆龙蓝点 总共6颗 某宝JS单颗零售价5.8元

DSC_0400.JPG (123.82 KB, 下载次数: 123)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这就是罗技G900上壳的内部骨架 结构依然复杂

1099元的售价包含更多是首次开模带来的成本增加,另外我们也注意到G900的质保是两年,而G502 RGB是三年,再想想去年上市的MX Master质保是一年,也是为了控制成本才这样做的,或者说罗技对G900的可靠性颇有信心。

DSC_0391.JPG (273.4 KB, 下载次数: 140)

下载附件

2016-4-21 18:40 上传

上壳完全拆解

拆解(下壳)

拆完上壳我们继续拆下壳,下壳部分主要是滚轮和主PCB,这部分拆解相对简单一些了。这里能看到内部PCB做工依然优秀,罗技风格的全贴片元件,IC排列整齐,滚轮编码器的子PCB跟主PCB通过排线连接。

DSC_0401.JPG (244.36 KB, 下载次数: 158)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0 上传

底盘部分特写

DSC_0402.JPG (237.51 KB, 下载次数: 157)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0 上传

滚轮特写

DSC_0403.JPG (187.01 KB, 下载次数: 117)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0 上传

滚轮特写

DSC_0407.JPG (82.7 KB, 下载次数: 144)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0 上传

取下这个f型拉杆栓后就可以直接拿下滚轮了 小心底部有两颗弹簧

DSC_0404.JPG (180.21 KB, 下载次数: 145)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0 上传

滚轮特写

为降低重量铝合金滚轮采用了中空设计,边缘有镀镍磨砂化处理,内部结构其实跟G9X时代没有多大变化,只是模式切换按键从底部进化到了顶部,这里大家有条件可以给金属刻度杆接触的内刻度盘部分适当涂一点润滑剂,毕竟是塑料和金属摩擦,时间长了可能会引起手感“病变”。

DSC_0405.JPG (137.2 KB, 下载次数: 144)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0 上传

滚轮特写

DSC_0406.JPG (141.74 KB, 下载次数: 135)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0 上传

滚轮特写

DSC_0408.JPG (241.94 KB, 下载次数: 124)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0 上传

取下滚轮

DSC_0410.JPG (100.35 KB, 下载次数: 125)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0 上传

侧裙前部模块特写

DSC_0411.JPG (150.02 KB, 下载次数: 134)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0 上传

底盘特写

DSC_0412.JPG (232.39 KB, 下载次数: 141)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0 上传

完全取下PCB 拆到这里底盘部分一共拧下了差不多10颗螺丝

DSC_0413.JPG (163.58 KB, 下载次数: 127)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0 上传

光栅编码器和滚轮横向按键微动部分的PCB

DSC_0414.JPG (143.66 KB, 下载次数: 141)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1 上传

光栅编码器子PCB背面

DSC_0415.JPG (242.72 KB, 下载次数: 140)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1 上传

PCB正面

DSC_0416.JPG (199.7 KB, 下载次数: 129)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1 上传

PCB背面

DSC_0417.JPG (237.71 KB, 下载次数: 168)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1 上传

PCB 正面

大家可以看一下G900的PCB设计,引擎中置没什么好说的,主控和2.4G射频电路是分别在PCB的两端并且不再同一面,而电池充电电路被设计在了2.4G射频电路的背面,这样是为了防止较高频率的主控部分电路对无线信号电路的串扰,充电电路相对来说工作频率较低,干扰也较低,这样做是明智的。另外我想大家都看到了在包括主控芯片和无线射频芯片以及充电保护芯片电路部分都有白色的胶状物,这是电器密封胶,因为G900的pcb较长,同时也考虑到旗舰鼠标只有两年的质保,所以对于关键核心的芯片都有密封胶保护,防止受潮短路以及脱焊等情况,这考虑的还是蛮多的。

DSC_0418.JPG (206.69 KB, 下载次数: 145)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1 上传

PCB 背面

DSC_0419.JPG (317.23 KB, 下载次数: 159)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1 上传

原相跟罗技开发的PMW3366DM光学引擎

同样跟502相同的PMW3366DM光学引擎,特点是引擎可以根据表面进行自适应调节,同时较为节能,实际表现也非常优秀,配合驱动的鼠标垫适应调节功能效果明显,兼容性优秀,稳定性可靠,支持超过300ips的移动速度,很强大。目前除了罗技没有其他品牌鼠标用这款方案,至于是否会开放授权仍是个未知数。

DSC_0420.JPG (359.22 KB, 下载次数: 146)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1 上传

意法半导体的32位ARM芯片 拥有256KB Flash和16KB的RAM

跟G502相同都是ST的32L100 ARM主控芯片,性能还是挺强劲的,驱动控制操作过程中优化也很好,这对于罗技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DSC_0421.JPG (270.41 KB, 下载次数: 131)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1 上传

2.4G射频控制芯片是德仪的CC2543 手机中有常见

DSC_0422.JPG (316.51 KB, 下载次数: 131)

下载附件

2016-4-21 19:51 上传

锂电池的充电保护电路

界面

鼠标在几个主流dpi下表现稳定,不同速度下都是如此,跟G502水平一致。

1600dpi.jpg (102.88 KB, 下载次数: 141)

下载附件

2016-4-21 20:15 上传

1600dpi 1000Hz

3200dpi.jpg (110.83 KB, 下载次数: 132)

下载附件

2016-4-21 20:15 上传

3200dpi 1000Hz

下面是G900的驱动界面设置,非常简单,上手很容易,我想没有谁在拿到G900之后30分钟内设置不明白这些界面。

1.JPG (65.22 KB, 下载次数: 138)

下载附件

2016-4-21 20:15 上传

主界面

2.JPG (91.35 KB, 下载次数: 164)

下载附件

2016-4-21 20:15 上传

按键设置与dpi和回报率切换界面

上图的左下角可以设定鼠标侧键模式的,可以屏蔽左侧或者右侧的按键,然后可以用附赠的填充模块取代按键模块。

3.JPG (76.73 KB, 下载次数: 136)

下载附件

2016-4-21 20:15 上传

灯光调节界面 很简单 也可以同步现有支持RGB的罗技设备

4.JPG (63.83 KB, 下载次数: 126)

下载附件

2016-4-21 20:15 上传

可以看到不同背光调节下耗电情况

5.JPG (63.94 KB, 下载次数: 171)

下载附件

2016-4-21 20:15 上传

可以看到不同背光调节下耗电情况

关闭全部灯光后G900在1000Hz回报率下才有标称32小时的续航,这一点已经比雷蛇新曼巴20小时优秀很多了,我认为RGB灯光对于G900来说意义不大,这个界面罗技也是在告诉G900的用户,能不开灯尽量别开,多一点续航不好么!

6.JPG (77 KB, 下载次数: 129)

下载附件

2016-4-21 20:15 上传

可以根据鼠标垫类型进行适应调试

在我手上的这张酋图320硬塑垫上调试前G900的LOD约为3mm,调试后LOD约为1.5mm以内,表现非常优秀。

7.JPG (63.97 KB, 下载次数: 210)

下载附件

2016-4-21 20:17 上传

到本文截稿时的电量

灯光默认青色呼吸灯效果,回报率为1000Hz,从本日00:00分充满电后到截稿时的电量还剩60%,差不多17个小时,这个时候我已经连续使用16个小时了,并且中间从未关闭过鼠标电源,基本跟官方标称开青色呼吸灯的30小时续航接近。

实拍

其实罗技对于外设背光这一块貌似并不是很积极做的,可能如果要说的话,罗技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会喜欢灯光,所以G900真正意义的个性透光部分只有一个背面logo。至于G900的外观设计在不了解内部结构的时候可能会感觉有些怪,整体细节和按键手感以及做工方面比G502是真的有过之而无不及。玩了几个小时的游戏下来感觉G900上手是非常容易的,出色的按键手感和回弹是这款鼠标的最大特色,同时稳定可靠的自适应引擎在不同材料的垫子上面也会提供相对尽可能精准的定位表现,一款较轻便的无线鼠标也是特别适合移动速度较快的环境。

DSC_0425.JPG (138.64 KB, 下载次数: 123)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0 上传

DSC_0426.JPG (147.9 KB, 下载次数: 147)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0 上传

DSC_0430.JPG (100.43 KB, 下载次数: 137)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0 上传

DSC_0431.JPG (107.33 KB, 下载次数: 129)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1 上传

DSC_0434.JPG (184.61 KB, 下载次数: 146)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1 上传

DSC_0436.JPG (226.25 KB, 下载次数: 133)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1 上传

DSC_0437.JPG (109.09 KB, 下载次数: 155)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1 上传

DSC_0438.JPG (125.42 KB, 下载次数: 135)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1 上传

DSC_0440.JPG (113.25 KB, 下载次数: 135)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1 上传

DSC_0441.JPG (133.89 KB, 下载次数: 137)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1 上传

DSC_0442.JPG (145.33 KB, 下载次数: 131)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1 上传

DSC_0447.JPG (127.6 KB, 下载次数: 137)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1 上传

DSC_0448.JPG (120.43 KB, 下载次数: 131)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1 上传

DSC_0449.JPG (143.37 KB, 下载次数: 139)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1 上传

DSC_0450.JPG (120.08 KB, 下载次数: 137)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1 上传

DSC_0452.JPG (157.95 KB, 下载次数: 141)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1 上传

DSC_0453.JPG (123.44 KB, 下载次数: 126)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1 上传

总结

罗技新一代的无线旗舰G900在结构设计上无疑是罗技这么多年的鼠标当中最复杂的,也是同级别鼠标当中设计最复杂的,两者都是没有之一,而内部为了轻量化和手感表现标准化的目的也确实下了不小的功夫,这一点从内外将近50颗螺丝这个数量上也能反映出一些来。更重要的是,罗技在这款鼠标比如按键结构和滚轮手感方面相比之前的G700进步真是相当之大,而轻量化的设计更是比G700有飞跃的进步,当然如果你只是喜欢重的无线鼠标,那么可以无视G900,但从续航表现到引擎表现和按键手感等综合方面来看,罗技G900确实是同级别游戏无线鼠标中最出色的!当然G900也有些不足,比如按键横向会有轻微晃动情况,而侧裙没有防滑胶处理倒也能理解,毕竟很轻,毕竟侧面拇指位抓的比较牢固,另外有同学问为什么G900没用MX Master的智能切换阻尼的滚轮,我想说的是为了重量,为了滚轮统一手感!

DSC_0319.JPG (95.77 KB, 下载次数: 151)

下载附件

2016-4-21 20:36 上传

罗技G900无线有线双模游戏鼠标

优点:

1、做工非常优秀;

2、按键结构设计新颖,手感优秀;

3、无线续航表现较好;

4、整体轻量化结构设计优秀;

不足:

1、按键横向会有轻微晃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