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服饰
2025-05-07 23:10:41
清代服饰艺术的特色就是装饰纹样要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因此具有文化符号性质的吉祥图案被广泛地应用于官补之中。本期我们就与您聊一聊清代官补中的吉祥纹样。
清代官服画像局部
清代官补的纹样由主纹、基本纹样和其他吉祥纹样构成。
主纹样
第一部分为主纹, 文官绣禽纹,武官绣兽纹。关于主纹的内容请大家参看往期的官补系列文章。
文官一品仙鹤纹
文官二品锦鸡纹
文官三品孔雀纹
文官四品云雁纹
文官五品白鹇纹
文官六品鹭鸶纹
文官七品鸂鶒纹
文官八品鹌鹑纹
文官九品练雀纹
武官一品麒麟纹
武官二品狮纹
武官三品豹纹
武官四品虎纹
武官五品熊纹
武官六品彪纹
武官七品八品九品存世精品官补较少,所以图中未列。
基本纹样
第二部分为基本纹样, 包括太阳纹、云纹和海水江崖纹。
太阳纹
太阳纹位于补子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其中的含义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为太阳象征皇帝,是权力的中心,绣在补子上代表对皇帝的尊重;另外一种是“指日高升”的意思。
清代官补上的太阳纹
云纹
云纹是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典型纹样,寓意绵延不断,同时“云”取其谐音“运”,更是吉祥的象征。
康熙时期云纹
雍正时期云纹
乾隆时期云纹
清代中后期云纹
海水江崖纹
海水江崖纹由“海水纹”和“江崖纹”两个部分构成:“海水纹”象征着江河湖海;在其中间耸立着岩石、山峰,即为“江崖纹”。江海和山石的组合象征着“江山”,有绵延不断、福山寿海、江山永固等寓意。因不同时期的云纹、海水江崖纹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所以云纹、海水江崖纹常被作为补子的断代依据。
康熙时期海水江崖纹
雍正时期海水江崖图纹
乾隆时期海水江崖纹
乾隆时期海水江崖纹
道光时期海水江崖纹
清代中晚期海水江崖纹
清代中晚期海水江崖纹
其他吉祥纹样
第三部分为其他吉祥纹样,包括八宝纹、各种福寿寓意纹等。
八宝纹根据纹样的题材、由来及宗教的影响,可分为佛教八宝、道教八宝和杂宝纹三类。福寿寓意纹样在官补中常见的有蝙蝠、寿桃、牡丹、灵芝、兰花纹以及作为边饰和底纹的回纹、卷草纹、寿字纹等。补子也正因有了这些吉祥纹样构图才更加饱满生动,颇具艺术美感。
清代文官一品仙鹤纹刺绣补子
图片来源于http:///
佛教八宝纹
首先来看八宝纹,八宝纹又可分为佛教八宝纹、道教八宝纹和杂宝纹。
佛教八宝藏语称扎西达杰,又称八瑞相、八吉祥,分别为: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是藏传佛教中八种表示吉庆祥瑞之物,以象征吉祥、幸福、圆满。在清代补子中,佛教八宝图案在19世纪上半叶开始出现,在清中晚期应用较多。
法轮
法螺
宝伞
白盖
莲花
宝瓶
金鱼
盘长
清代文官四品云雁纹补子
邦瀚斯(旧金山)2012年12月拍,成交价$ 1,500
道教八宝纹
道教把八仙手持的八种器物作为道教八宝的符号,分别是渔鼓、宝剑、花篮、荷花、葫芦、扇子、阴阳板、笛箫。因为直接采用神仙所持器物,未出现八仙本身,故称“暗八仙”。传统图案常用暗八仙寓示吉庆吉祥、福乐长寿。清代官补上的暗八仙常以飘带装饰, 以增强美感。
渔鼓
宝剑
花篮
荷花
葫芦
宝扇
阴阳板
笛箫
清光绪文官二品锦鸡纹补子
佳士得(巴黎)2012年6月拍,成交价€1,500
杂宝纹
杂宝纹是一种常见的装饰吉祥纹样,始见于元代,盛行于明清。其纹样中选取的宝物非常多,如犀角、银锭、宝珠、火焰、火轮、方胜、如意、 珊瑚、画卷、书籍、艾叶、笔、馨、鼎等,由于此纹样在选择宝物时没有一定的规则,故称为杂宝纹。
在清代官补中宝珠、犀角、珊瑚等杂宝纹相对常见,用作辅纹装饰于海水江崖纹两侧的水纹中,使整个官补构图更加饱满灵动。
清代官补中的宝珠、珊瑚与犀角
蝙蝠纹
由于“蝠”与“福”同音,所以蝙蝠自古以来就被当做幸福、福气的象征。清代官补中经常可以看到蝙蝠作辅纹或用作边饰,红色蝙蝠表示“洪福”,再与祥云组合,意为“洪福齐天”。
有蝙蝠纹的清代官补
清代官补中的蝙蝠与寿字纹纹边饰
牡丹花纹
牡丹艳丽妩媚、雍容华贵,有“百花之王”之称。牡丹作为寓意吉祥美好的天然花卉和装饰图案,在清代服饰和各品级的官补中也较为常见,牡丹花纹样写实, 行枝趋叶生动具体, 色彩依附官补的整体颜色, 或鲜艳夺目或清新雅致。
清代官补中的牡丹花纹样
兰花纹
兰花姿态优美,品性高洁,因此古人认为兰花是君子的象征,常以佩兰喻隐逸之人或品德高尚之人,因此有“德芬芳者佩兰,古之佩者,各家其德”之说。除了象征高洁的品性之外,古人还认为兰花有辟不祥的作用。
清代官补中发兰花纹
桃 纹
桃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祥瑞,是吉祥、长寿的象征。在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种植有蟠桃树,此树三千年才开花,再过三千年才结果,所以桃树和桃都是长寿之物。清代官补中桃纹也是常见纹样之一。
清代官补中的桃纹
卷草纹
卷草纹也叫“卷枝纹”、“卷叶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由忍冬纹演变而来,以舒缓的波曲线条构成连续不断的草叶形状为主要特征。在清代官补中,此纹饰主要用于底纹或边饰。
清代官补中的卷草纹
回纹
回纹因纹样如“回”字而得名,线条作方折形卷曲,是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演化而来的几何纹样,寓意连绵不断、吉利永长,有很强的装饰性。清代官补中回纹常见于边饰,具有规则有序之美。
清代官补中的回纹边饰
卍字纹
“卍”读“万”,卍字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卍”字为古代一种符咒,常被用做护身符或宗教标志,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卍”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有吉祥、万福和万寿之意。用“卍”字四端向外延伸反复,可构成“万字曲水”纹,寓意绵长不断,在官补中常被用作底纹或边饰。
清代官补中的卍字纹
清代官补中的卍字纹边饰
你能从下面的图中找到这些精美的吉祥图案吗?
清代暗八仙纹刺绣宽袖女袄
佳士得(伦敦)2014年秋拍
清光绪八宝吉祥纹女夹袄
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参考文献
【1】李晓玲.清代文官补子纹样的演变[J].艺术设计研究,2015(04):43-51.
【2】李晓玲.清晚期文官补子纹样与工艺研究[J].纺织科学研究,2016():89-91.
【3】臧诺.清代官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6.
【4】叔戊.吉祥图案[M].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2.
【5】沈泓.吉祥图案——民俗艺术中的美丽意向[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编撰整理/李瑞霞
审校/李晓玲
责编/黎焰
下一期“清代服饰| 武官官补之四品虎纹”敬请期待!